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速、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、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动力的新时代背景下,科技型与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产业链创新“引擎”、经济高质量发展“生力军”,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然而,“轻资产、缺抵押、高投入”的运营特性,让这类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、融资贵、融资慢的困境,成为制约其成长壮大的关键瓶颈。
建行嘉兴分行始终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大局,紧扣科技型与专精特新企业需求痛点,以金融科技为“利器”,以产品创新为“突破口”,打造资金流授信、“善新贷+政府性担保”、知识产权质押、应收账款融资等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,将企业的“技术流”“专利值”“应收账款”转化为实实在在的“资金流”,为企业破解融资难题、抢占发展先机、深耕全球市场提供坚实金融支撑,书写了金融赋能嘉兴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。
资金流数据“破题”:让轻资产科创企业告别“抵押焦虑”
在汽车零部件行业,浙江某省级专精特新、高新技术企业是名副其实的“隐形冠军”。自成立以来,该企业始终专注于天窗软轴、电机及座椅软轴等核心产品的研发与生产,融合德国技术打造的天窗软轴生产设备,在节距一致性、抗拉强度等关键性能指标上远超行业标准,成为国内多家主流车企的核心供应商,经营稳健且注册资本与实缴资本均达1000万元。
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,企业制定了“两年内购地建设新厂房、扩大产能”的发展规划,然而,“轻资产运营、重技术研发”的特点却让其在融资路上屡屡碰壁。“我们把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技术研发和设备升级上,没有足够的不动产作为传统抵押物,核心技术的价值又难以通过常规评估体系量化,跑了好几家银行都没找到合适的融资方案。”企业负责人坦言,资金流的信用价值未被充分挖掘,成为制约企业扩产的“拦路虎”。
建行嘉兴海盐支行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企业困境后,迅速组建专项服务团队,跳出“重抵押、轻信用”的传统授信思维,将目光投向了企业的“资金流”这一核心信用凭证。依托中国人民银行资金流查询平台,支行打破跨银行信息壁垒,全面、精准获取企业在他行的资金流水数据,涵盖日常收支、现金支取、与公共机构资金往来等关键信息,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份详实的“资金流明细汇总报告”。
这份报告不仅为客户经理量化企业信用风险、快速初步测算授信额度提供了核心依据,更让企业的经营实况“可视化”。服务团队并未止步于数据层面,而是进一步深入企业生产车间,结合其技术优势、行业地位、客户稳定性等非财务信息,对初步测额结果进行修正优化。最终,在充分论证企业发展潜力与还款能力的基础上,建行海盐支行成功为该企业授信1500万元,精准解决了其购地建厂房的资金需求。
“这笔资金来得太及时了!不仅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,更让我们看到了银行对科创企业‘技术价值’的认可。”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表示,有了这笔金融支撑,企业将加快新厂房建设进度,进一步扩大产能,持续深耕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,力争在技术创新上实现更大突破。
此次合作,是建行嘉兴分行以资金流数据激活轻资产企业信用价值的典型实践。通过将“无形的资金流”转化为“有形的授信依据”,不仅破解了传统融资模式的局限,更让金融服务精准匹配了科创企业的发展特性,为更多轻资产科创企业告别“抵押焦虑”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解决方案。
“善新贷+政府担保”提速降本:5天注入千万资金 保障科技企业订单交付
在物流装备制造领域,浙江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24项有效专利的技术壁垒,在物流分拣系统研发与生产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。公司专注于为电商、快递等行业提供高效、智能的分拣设备,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,积累了一批稳定的客户群体,市场口碑持续提升。
2025年以来,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,物流分拣需求大幅增加,该企业在全国各地物流分拣中心的设备中标数量节节攀升。然而,订单的增长也带来了新的挑战——设备生产需要提前采购大量原材料,而流动资金的缺口让企业面临“有订单不敢接、接了订单难生产”的困境。“我们中标了好几个大型物流项目,原材料采购需要上千万元资金,而且项目工期紧,希望资金能尽快到账,同时用款周期能灵活一些,避免资金闲置。”企业财务负责人道出了当时的迫切需求。
建行嘉兴分行在得知企业情况后,第一时间安排客户经理上门对接,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、订单进度以及资金需求特点。针对企业“用款急、周期灵活、希望降低成本”的核心诉求,分行迅速匹配了“善新贷+政府性担保”的创新服务模式。
“善新贷”是建行专门为科技型企业打造的信贷产品,具有利率低、审批快的特点;而政府性担保则为企业提供了增信支持,帮助企业突破“轻资产”导致的授信额度限制。在具体操作中,分行一方面依托政府性担保的风险分担机制,为企业争取到了1000万元的授信额度;另一方面,充分发挥“善新贷”的政策优势,执行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利率,显著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。
为了满足企业“用款急”的需求,分行开通了“科技企业融资绿色通道”,精简审批流程,压缩办理时间。从客户经理实地调查、方案制定,到贷款申报、审批、放款,仅用了5个工作日,1000万元资金便顺利到达企业账户,及时填补了原材料采购的资金缺口。
“没想到银行的效率这么高!5天就拿到了贷款,不仅让我们顺利启动了中标项目的生产,还帮我们节省了不少利息支出。”企业负责人对建行的服务赞不绝口。截至目前,该企业已顺利完成多个物流分拣设备订单的生产与交付,订单金额累计超过3000万元,企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。
“善新贷+政府性担保”模式的成功落地,是建行嘉兴分行整合政策资源、优化金融服务的生动体现。通过“信贷产品+政府增信”的组合,既解决了科技企业“融资难”的问题,又通过低利率和快审批缓解了“融资贵、融资慢”的痛点,为科技企业抓住市场机遇、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知识产权质押“激活”:让“沉睡的专利”成为企业全球竞争的“资本”
在全球贸易规则深度重构的当下,中小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,核心竞争力的锻造至关重要。艾XX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无人零售领域的专精特新小企业,自2019年4月成立以来,便以“设计、研发、生产、运营、销售”一体化模式,深耕无人零售设备研发,凭借持续的技术迭代,在全球市场闯出了一片天地。
走进该企业的研发车间,一台台造型精致、功能先进的无人榨汁机引人注目。“这是我们的第五代无人榨汁机,相比初代产品,不仅实现了从‘切半挤压’到‘整果压榨’的技术突破,保留了果肉纤维,让普通橙汁升级为‘果粒橙’,还将出汁率提升了近50%。”企业研发负责人介绍,此外,设备新增的制冰功能能帮助客户降低25%的橙子成本,万分之一的低故障率更是赢得了全球客户的认可。
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,该企业的产品成功打开全球市场,广泛进入日本、新加坡、欧洲等国家和地区,出口结构持续优化。2024年,企业产值突破6500万元,发展势头强劲,发展势头强劲。然而,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、全球市场拓展的营销费用,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,让企业面临着迫切的流动资金需求。“我们有很多专利,但这些‘看不见、摸不着’的知识产权,以前很难成为融资的‘敲门砖’。”企业负责人一度为资金问题发愁。
建行嘉兴海宁支行了解到企业的困境后,迅速组织专业团队深入企业调研。在梳理企业资产状况时,团队发现,企业拥有水果榨汁机、大容量落杯机构、智能货柜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,这些专利不仅是企业技术实力的证明,更是具有较高价值的无形资产。
“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,专利就是‘硬通货’。我们要做的,就是让这些‘沉睡的专利’活起来,转化为企业发展的‘活资金’。”建行海宁支行客户经理表示。基于此,支行迅速为企业定制了以专利权质押增信的融资方案,邀请专业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对企业的专利价值进行科学评估,并协助企业办理专利权质押登记手续。
在各方的通力协作下,从需求测定、贷款申报,到合同签订、专利权质押登记,整个流程高效推进。2025年6月,建行海宁支行成功为该企业授信400万元,并发放流动资金贷款350万元。这笔资金不仅缓解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压力,更让企业有底气加大研发投入,推进第六代无人零售设备的研发,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。
“以前总觉得专利只是‘技术证书’,没想到现在能变成‘真金白银’。建行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,让我们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更有信心了!”企业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产品迭代升级,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份额。
此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成功实践,是建行嘉兴分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、激活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重要探索。通过将“知识产权”转化为“融资信用”,不仅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,更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,助力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。
应收账款融资“输血”:为科技企业转型发展插上“腾飞之翼”
在经济转型与关税政策调整的双重影响下,中小企业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。加大自主研发投入、冲破技术性壁垒、推动技术转型和产品迭代升级,成为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然而,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创新根基浅、融资难、融资渠道窄等问题,亟需金融机构的支持与助力。
浙江某板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酸洗卷、轧硬卷、热镀锌卷、镀铝锌卷、彩涂卷等产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,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、家电、装饰、五金、建筑等多个行业。近年来,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,企业销售业绩保持稳定增长,发展前景良好。但受当前经济形势和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,企业在原材料采购、技术研发、生产流程优化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显著增长,而应收账款的占用又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。
“我们的客户多是大型企业,应收账款账期较长,虽然订单量在增加,但资金回笼慢,导致我们在扩大生产和研发投入上力不从心。”企业财务负责人表示,如何盘活应收账款、缓解资金压力,成为企业当时面临的主要难题。
就在企业一筹莫展之际,建行嘉兴分行在开展征信宣传活动时,向企业介绍了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相关信息。该平台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搭建的国家级金融服务平台,具有高效、安全、便捷的特点,能够帮助企业将应收账款转化为流动资金。在了解到平台的融资机制后,企业立即决定通过中征平台向建行嘉兴分行发起融资申请。
建行嘉兴分行在收到企业的融资申请后,迅速启动响应机制,安排客户经理与企业进行深入沟通,详细了解企业的应收账款情况、客户资质、经营状况等信息,并对企业提供的应收账款凭证进行详尽的调查分析。在确认应收账款真实、合法、有效的基础上,分行决定以应收账款质押的模式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。
2025年上半年,建行嘉兴分行为该企业成功解决了1亿多元的短期融资需求,及时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。“这笔资金让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加大研发投入,优化生产流程,提升产品质量。”企业负责人表示,目前企业已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技术研发和设备升级,产品的抗腐蚀性能、平整度等指标得到显著提升,在汽车、家电等高端应用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。
不仅如此,下一步,建行嘉兴分行针对企业的中长期发展需求,将通过应收账款质押增信的方式,进一步满足企业在技术研发、产能扩张等方面的中长期融资需求。“我们将持续关注企业的发展动态,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,助力企业实现‘由大到强’的转型突破。”建行嘉兴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,建行嘉兴分行不仅帮助企业盘活了“沉睡”的应收账款,缓解了资金压力,更助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、提升产品竞争力,为企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插上了“腾飞之翼”。
从资金流授信破解轻资产企业融资困局,到“善新贷+政府性担保”为科技企业提速降本,从知识产权质押激活企业创新势能,到应收账款融资助力企业转型发展,建行嘉兴分行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,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,优化金融服务流程,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科技型与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沃土中。
“科技型与专精特新企业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,也是建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对象。我们将始终坚守金融本源,持续深化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融合,不断探索适配科技型与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模式和产品体系。”建行嘉兴分行负责人表示,未来,分行将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、行业协会、科研机构的合作,整合多方资源,为科技型与专精特新企业提供“融资+融智+融技”的综合金融服务,助力企业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,为嘉兴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贡献更多金融力量。(王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