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 月 31 日的清晨,阳光刚洒满北山社区的街角,民泰银行北山社区支行门前已早早聚集起熙熙攘攘的人群。欢声笑语驱散了夏日的燥热,一场专为社保卡客户量身打造的 “反诈嘉年华” 正拉开帷幕。不同于传统讲座的严肃刻板,支行将反诈知识巧妙融入 “一元购”“打老酒”“掷骰子” 等充满烟火气的互动游戏中,让社区居民在闯关玩乐间掌握防骗技巧,更在一来一往的温情互动里,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暖意与贴心。
活动现场被精心划分成多个互动区域,每个角落都洋溢着热闹的氛围。“请问‘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的,都是诈骗’这句话对不对?” 在 “反诈知识问答” 摊位前,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围着题板认真讨论,有的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录要点,有的则向身旁的支行员工请教细节。答对题目即可获得一次掷骰子机会,点数对应不同的实用小礼品 —— 从鸡蛋、洗洁精到定制的反诈宣传扇,每一份奖品都承载着 “守住钱袋子” 的叮嘱。
“来,阿姨,用社保卡支付一元就能把这袋大米带回家!”“一元购” 惠民体验区前更是排起了长队。社区居民李阿姨拿着刚兑换的大米笑得合不拢嘴:“平时总听说社保卡功能多,今天不仅花一块钱买到了实惠,还知道了社保卡密码不能随便告诉别人,真是一举两得!” 而在 “打老酒” 游戏区,居民们通过投掷飞镖赢取本地特产黄酒,镖靶上印着 “警惕陌生链接”“拒绝高额返利诱惑” 等反诈标语,抬手投镖的瞬间,反诈提醒便悄悄记在了心里。
这些接地气的设计,让原本晦涩的 “钓鱼网站”“电信诈骗话术” 等概念变得生动可感。支行行长笑着说:“社区里老年人多,他们是社保卡的高频使用者,也是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。我们想通过大家喜欢的方式,让反诈知识像聊天一样自然地走进他们心里,比单纯发传单、念条款有效多了。”
活动进行到一半,人群中出现了一个特别的身影 —— 家住附近小区的张阿婆坐着轮椅,在女儿的陪伴下慢慢靠近支行门口。由于门前有几级台阶,轮椅通行不便,阿婆正有些犹豫时,正在维持秩序的支行员工小王立刻快步上前:“阿婆,我来帮您!” 他小心翼翼地与阿婆的女儿一起抬起轮椅后轮,稳稳地将阿婆推送至活动场地平坦处,又顺手搬来一把遮阳伞,挡在轮椅旁避免阳光直射。
“姑娘,麻烦你帮我看看这个游戏怎么玩?” 安顿好后,阿婆指着 “幸运大转盘” 问道。员工小李立刻俯下身,用方言耐心讲解规则:“阿婆,您转这个转盘,转到哪个区域,就要回答对应的反诈小问题,答对了就能领奖品哦。比如转到‘冒充客服退款’,您就说说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?” 在小李的引导下,阿婆顺利完成了游戏,拿到了一包面条,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。
这暖心的一幕被不少居民看在眼里。“民泰员工不光想着搞活动,还这么细心,我们来这儿心里踏实。” 一位居民感慨道。而在北山社区支行的员工看来,这不过是日常工作的缩影 —— 为行动不便的客户上门激活社保卡、帮老人手机绑定银行卡时反复确认操作、下雨时主动给排队的居民递伞…… 正是这些不经意的细节,让 “金融为民” 的承诺变得触手可及。
这场持续 3 小时的嘉年华,吸引了近 100 位社区居民参与。活动结束时,许多老人还意犹未尽,拉着员工的手分享今天的收获:“以前总怕接到诈骗电话不知道怎么办,现在心里有数了!”“你们下次还搞这样的活动不?我一定再来!”
对于北山社区支行而言,这场活动既是一次反诈知识的普及,更是一次与社区居民 “心贴心” 的对话。作为扎根基层的金融网点,支行始终把 “做社区的好邻居” 作为服务宗旨:每月定期开展 “社保卡上门服务日”,为高龄、重病居民提供激活、挂失等便民服务;联合社区开展 “金融知识进家庭” 活动,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手机银行查询社保余额;逢年过节,还会给独居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……
“社区支行的价值,从来不只是办理业务,更在于融入居民的生活,成为他们身边可信赖的金融伙伴。” 支行负责人朱海红说。从趣味反诈到日常便民,从柜台内的专业服务到柜台外的温情守护,北山社区支行正以一点一滴的行动,将金融服务的温度渗透到社区的每个角落,让 “安全” 与 “安心” 成为社区居民最真切的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