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光微露,在玉环市清港镇盐业村海泗塘的养殖基地里,此起彼伏的鸡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。养鸡专业户小陈熟练地穿梭在鸡舍间,将一枚枚带着余温的鸡蛋收入筐中。谁能想到,这个年产值超百万元的现代化蛋鸡养殖基地,几年前还因资金瓶颈濒临发展停滞。民泰银行清港支行的一场金融帮扶,让这座承载着乡村振兴希望的养殖园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十年积累遇困局 金融活水解难题
作为扎根乡村十余年的 “老把式”,小陈对蛋鸡养殖的门道如数家珍:“从饲料配方到疫病防治,每个环节都得精细化管理。” 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勤勉的经营,他的养殖场逐步走上正轨,但传统鸡舍空间不足、自动化设备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。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,扩建鸡棚、引进智能化养殖设备迫在眉睫,然而近百万元的资金缺口却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。
“找亲戚朋友借钱,不仅难以凑齐,还怕给人家添麻烦。” 小陈回忆起当时的困境仍心有余悸。正当他一筹莫展时,清港支行开展的 “进村入居” 活动走进盐业村。客户经理通过案例讲解、现场答疑,为村民普及普惠金融政策,这让小陈看到了转机。
定制化服务显担当 数字化赋能提效能
清港支行迅速启动 “乡村振兴绿色通道”,客户经理团队次日赶赴现场,最终为小陈量身定制了 20 万元自助循环贷款方案。“这种贷款方式特别灵活,随借随还,正好匹配我们养殖行业的资金周转特点。” 小陈赞不绝口。
为最大限度减少客户奔波,支行采用 “PAD 终端” 模式,将服务柜台搬到养殖基地。客户经理现场完成身份核验、合同签署等全流程业务,仅用半天时间就将贷款发放到位。“不用来回跑银行,坐在自家院子里就把事办好了,这效率真没得说!” 小陈感慨道。
普惠金融添活力 乡村振兴正当时
获得资金支持后,小陈的养殖场迎来蝶变:新建的标准化鸡舍配备自动喂料系统和恒温调控设备,鸡蛋年产量提升了一倍,还带动周边 5户农户实现就业增收。如今,基地内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显示温湿度、光照强度等数据,现代化养殖场景与传统田园风光交相辉映,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。
“作为本土金融机构,我们始终将服务‘三农’作为使命担当。” 清港支行负责人介绍,未来,“我行将持续深化 “金融 + 科技 + 产业” 服务模式,让更多金融服务润泽乡村沃土,为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力。”